“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物联网标准化研究所所长胡冶说,“质量第一”和“质量强国”作为党和国家各类重要文件和重要会议上的高频词一再出现,充分体现了党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必须在思想观念、结构布局、体制机制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发挥法治对质量发展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尽快制定质量促进法。胡冶认为,制定质量促进法旨在以法治化来保障和推动质量强国建设,反映我国从“速度时代”进入“质量时代”的法律导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国家层面重在制定统一的监管规则和标准,地方政府要把主要力量放在公正监管上”,对于标准化体系的建立,胡冶带来了关于行政审批和信息标准化方向的建议。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发展应该是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想,对此,胡冶认为,高质量发展必须以高标准作引领来提升。胡冶工作的研究所多年来从事物联网和标准化方面的工作研究,旨在让质量和标准化的技术优势为社会与经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他在信息标准化方面提出的建议认为,发改委提到要营造数字型政府,像商务、交通、工信、发改委之间应打破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形成一个大数据、大融合,才能进行有效监管。其次应优化政府服务水平,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整合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能,形成监管链式结构。监管链和服务链都能通过信息标准化来实现整个链式结构的信息传递。目前研究所正从事标准研究,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方法标准、技术标准等。
食品安全始终牵动着亿万老百姓的神经,过去因为一些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使得这一与寻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胡冶此次两会也特别带来了关于食品安全的建议。他谈到,在食品运输环节,涉及到线上、线下等层面,例如食品安全冷链运输、产品追溯等问题。产品追溯是关键的一环,研究所已经展开了相关的课题研究。
胡冶认为,监管链和追溯链是相一致的。追溯链最大的问题就是采集的对象和主体的数据来源的信任度低、值域率高,导致准确性低。他举例说明,例如在电商平台的数据中,追溯系统基本都是依赖权威数据中心的“中心化”架构,电商平台无法保障数据的真实性。所以从源头上这个制度就没有建立起来,使得整个全产业链的信任基础无法建立。区块链是“分布式记账”,区块链技术的提升增加了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信用度,保障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的顺向追踪以及从消费终端到生产源头的逆向回溯的可靠性。电子货币就是区块链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能应用,在信息领域也能应用,目前“区块链加追溯链形成信任链”成为研究所工作的重点领域。
第二个就是现有的物联网产品质量问题,我们要对质量进行监督检验。物联网产品出来之后,需要部门对人身、环境、辐射性等问题进行监管;在性能上,如RFID标签,像公交IC卡,使用距离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这都属于监测监督的问题。
最后涉及到物联网基础应用,主要是具体到前端的应用。例如说冷链运输RFID标签的使用、互联网编码和互联网所具备的解析,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应用研究。像物流运输,整个物流信息链要有关键的ID串联在一起,再通过解析定位到该产品上。每个信息流流通起来,才能形成数据交换,才会形成整个信息链或者追溯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