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物流正进入寻常百姓家
近日,京东宣布,无人配送站研发成功,并宣称这是全球第一个全无人配送+自提站点。苏宁物流则表示,到2020年实现末端配送的自动驾驶技术普及和无人配送车的规模化量。另一方面,菜鸟网络则指出,无人仓、无人车和无人机技术已经成熟,全链路无人配送技术已在小范围内试跑成功。利用AI的无人时代似乎已在物流快递行业率先实现。
那么,无人物流在技术上是如何实现的?需要哪些无人装备?全无人配送,预计多久后能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行业布局
正实现智慧物流网络无缝衔接
自动导航的无人车,一路安全行驶后,与外号“擎天柱”的快递塔完成对接;在塔顶已接收到预约指令的无人机,搭载包裹平稳飞行,精准投递到用户取件点;在居民楼下,有可保温和冷藏的刷脸智能柜,用户只需2秒就能开柜,还不用带手机;在家门口,收包裹“神器”菜鸟小盒支持一键打开、容量自由伸缩、自带摄像……这是菜鸟无人物流在雄安市民中心推出的最新应用场景。
在北京黄渠卡夫卡社区,一辆无人小黄车驶到小区门口,停下来朝保安喊:“你好,给我开门”。2018年6月起,升级版的苏宁无人车“卧龙一号”入驻北京苏宁小店黄渠店,开始常态化运营,这也是国内首个投入实景化常态运营的无人快递车……从无人车到无人机、智能柜,以无人物流来全面解决最后1公里到0米的问题,菜鸟、苏宁、京东等都在争抢无人物流的先机。
国家邮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军胜表示,要推广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和智能配送站等行业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和无缝衔接。京东X事业部无人机产业中心总经理刘艳光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技的应用,物流业在多个环节正逐步实现“无人化”。京东形成了以无人仓储、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轻型货车、无人配送站点为代表的新型供应链体系,并逐渐被应用在物流的各个环节。其中,无人仓解决进货、存储、拣货、包装、分拣等环节的问题,无人车主攻城市环境下的最后1公里配送,无人机和无人配送站则锁定偏远山区及农村地区最后1公里的配送问题。刘艳光说,随着无人重卡、大型货运无人机的研发成功,京东已开始在“空地一体”智慧物流网络实现重点落地。
技术助力
视觉和惯导等多种AI加持
相关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智慧物流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000亿元,未来几年年均增速将达20%。
菜鸟、苏宁和京东等国内物流企业不但在无人物流领域提前布局,而且做了很多技术研发。菜鸟资深算法专家朱礼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AI是做出来的”。菜鸟的无人物流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物流要素的数字化,将物流要素连接起来;二是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搬运等工作。
朱礼君说,可通过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对物流要素进行数字化,比如在无人物流体系内,对于一个包裹,需知道它的体积,装了什么商品及目的地,“这些信息要素都必须数字化后才能被读取到”,并与车辆信息实现最优匹配。
“我们还使用视觉技术去判断商品的体积,用智能传感器读取数据。”朱礼君说,在无人仓中,大量自动化的机械臂实现商品分拣、打包;AGV小车和无人叉车进行搬运,使用传感器判断包裹目的地,以自动化流水线把包裹送到无人车上。
苏宁物流有关负责人说,“卧龙一号”速度可达12千米/小时,爬坡高度35度,续航可达8小时。“卧龙一号”能单独上路是有多种AI高科技的加持,如多线激光雷达+GPS+惯性导航(简称惯导)等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方式,不但能自主导航,定位精度还高达1—3厘米;在感知层,融合激光雷达和视觉实时识别技术认清周围的行人、车辆和障碍物,为规划出最优绕行路径提供依据。苏宁还在研发“四足行走”的“卧龙一号”,不但会乘电梯,未来它还会爬楼梯,将拥有更多技能,提供更多智能服务。
无人车正从轻量走向重型。2018年5月,在苏宁物流上海奉贤园区,“行龙一号”重型无人驾驶卡车进行了实测。测试车辆载重40吨,采用深度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自动感知、认知、决策和控制,达到300米范围内的精确识别、25米/秒的反应速度;在高速测试道路上,可实现自动紧急制动、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移预警、行人检测、自主避障等功能。以实时动态、全球定位、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等定位技术再配合算法,自动驾驶误差可控制在2厘米以内。
“依托大数据、AI和无人科技的京东智慧物流是一个完整体系。”刘艳光说,单一环节的自动化升级只会带来局部效率的提升,京东有完整的物流体系及广泛的物流应用场景,能展开全面的智慧物流升级,从全产业链的每一环节,进行降本增效和智慧化改造。
如何落地
信息共享和有力监管缺一不可
全无人配送何时才能进入寻常百姓家?刘艳光乐观地表示,目前京东AI设备已全面开启常态化运营,进入到智慧物流体系的各个环节。去年起,京东无人机已经在江苏、青海、海南等省份开展了物流配送的常态化运营工作。“我们依托现有物流配送站点建设无人机起降点,在周边村子建立抛货点,进行订单配送,近百个订单已提前享受到了无人机带来的更高效便利的购物体验。”刘艳光说。
“但是无人物流的大规模应用,仍然面临着一些政策瓶颈,如无人车上路、无人机上天都还没有通行的法律法规。随着技术更新迭代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大规模的无人配送应该会很快落地。”朱礼君说。
也有人对无人机、无人车物流的安全隐患提出质疑,如无人机送货过程中撞鸟了怎么办?万一飞行途中连同包裹被故意击落怎么办?苏宁物流表示,新研发的“行龙一号”在行驶过程中能自动规划路线行驶、躲避障碍物,面对道路中突然出现的行人,也能及时做出预警并停车。
“无人承运人平台将来趋势是开放、信息共享和监管,另外就是减少市场中间环节,建立诚信体系。”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物流工程系主任王喜富说。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欢迎搜索关注“山东双龙物流”微信公众号。